星期三, 1月 29, 2014

對中政策謝長廷與蔡英文思維模式根本的不同

在提出自己想法前,先引述假圖天國的思維論調:

「。。。謝長廷後來為什麼突然勤於訪中,大談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已經落伍過時,不斷要求辯論新的中國政策,其關鍵還不是因為他在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承諾,如果敗選就要退出政壇,結果敗選後幾乎完全失去政治舞台。柯建銘突然提出要凍結台獨黨綱,也不是半夜吃西瓜反症,而是因為柯建銘目前是不分區立委,在關說案以後,柯建銘不太可能還獲得下屆提名,想要投入區域選舉恐怕也選不上,眼看立委任期只剩下二年,不得不早作準備。。。

。。。是說要辨別台灣政壇上的政治人物是不是已經過氣,還有沒有未來,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看看他是不是勤跑中國,積極與中國共產黨建立關係。如果是,那這個政客已經逐漸過氣或正瀕臨重大政治危機。。。」

【昨天的見風轉舵】台灣過氣政客試紙!(原文連結在此)

。。。君不見,連戰與宋礎瑜一選輸馬上到中國與胡錦濤握手,但是你有看過朱立倫、吳敦義、郝龍斌跑去中國跟習近平或重要官員握手嗎?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結束之前,敢跟你保證,國民黨可能的總統候選人不會大陣仗出訪中國,跟中國領導人握手言歡,但是如果二○一六年選輸了,我就不敢跟你保證了。。。。」

*   *   *
法聚評曰:順著對方的邏輯在跑,既使你提的是反命題,還是基於贊同對方邏輯的正誼性,遵守同一個價值尺度的,沒有掙脫既定的束縛。反久了,反而反反得正,讓對方的價值體系與思考模式取得最終勝利。
新的突破要有新的思維軌跡,新的價值視野,新的遊戲規則才能建立新的震盪空間。謝的中國行的政治行止,沒有脫離『遊子』返家的氛圍,思維上更沒有脫離『一中框架』的政治架構,不是想要解決問題的雙邊人馬『期待』出現的對象。他的被對方優遇,只是更讓中國確立他們既有兩岸運作模式的可行性,哪裡突破了政治重圍?
蔡英文的模式,從間接接觸,到個人到訪,到群體交流,以實學為基礎對等溝通,達到彼此實質增長的結果,這是其他政治頭人所沒有的胸襟與宏大視野,沒有謝長廷的前行,還是會走向這樣的對話嘗試。或者,因為謝的行止模式都脫離不了傳統式窠臼時,對方對蔡英文更充滿期待,是謝的中國行對蔡最大的貢獻。
在這裡理性的來論事,講法理,不是捧蔡貶謝的問題。在台灣主渠言論市場常常出現的顯學,反而是大家用台面上的既定約定的俗語常理,指摘蔡英文應世面的總總不足,說是因為她的論理視野的不宏偉,不廣闊(因為她從不無故胡打高空)。其實我在這裡指出大家認定的廣闊(謝先生的兩岸政治手法),並沒有真正的在理哲面突破既成的桎梏,反而是更深陷入既有的邏輯裡,入了胡同。謝先生自己在日本精修法理法哲學,我想他本人會也無法推翻我在這裡說的,那是一種深陷,而非脫出的言論。而他如果真正的大家認定的理哲面很強,那他也應該知道,蔡英文所鋪陳的,才是真正脫出之道。
若是從此引來情緒性的指責我貶謝捧蔡就不必了。就他自己跟郭正亮所說,他願意扮黑讓DPP突破僵局,他不會在意我的評論,進而不再支持蔡英文。反而是我指出他的陷入而沒脫出,才是解開茅塞的道路,對謝而言怎會是個打擊呢?

8 則留言:

  1. 有人說謝去是政治活動,蔡是經濟活動,不能並題。我倒不認為是政經要分離的看,是思維跟切入點的不同而已。以前,國共的交流經濟治理是政治手段的工具,這個工具用久了對彼此經濟治理的平衡已經造成很大的政治治理上的傷害,不管是自己統治的領域內資源分配越趨失衡,或因為走小路穿捷徑的既得利益養的太大了,對雙邊政府已經造成法制機器失能失效的地步。所以原來的政治手段其實已經造成彼此內部統治上的重大包袱了。
    蔡英文的團隊是在治理上有經驗的團隊,去到一個國家雖然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表面上超強實際上卻因為他們以前過度使用政治手段去創造的經濟優勢,已經讓這個國家的內部控制帶來生死存亡的瀕死危機了,急需要從政治的桎梏中跳脫出。他們急需要蔡英文的經驗與專長,而非深陷中台間的政治遊戲中了。
    去面對事務的角度不同,蔡的做法是製造中台雙方的雙贏,怎麼弄呢?一個留在中國政治體制外的台灣比中國有二三十年的經驗處理政治與經濟全面性的對衝,一邊外部談判,一邊內部調整,台灣的成與敗的過程,對方極需要實戰的經驗分享。一個留在中國政治體制外的台灣可以提供給中國的比跟中國在政治治理上揪在一起的台灣還要大很多。是其一。台灣與中國的政經來往,不一定是會讓台灣全輸的,也可能可以全贏,中國可以提供一個政治上的依恃,讓台灣的對外關係不再被美國吃夠夠。在國際現勢上不會讓中國倂噬台灣的情狀下,中國得讓台灣在全球的政經秩序上卡在中美之間是要不危害中國到最低程度。而美國不能讓台灣卡進中國太深。台灣要在這樣的雙邊平衡中求存。是誰可以讓中國可以放心的看到這樣的國際政經操作下的國家利益?傳統的國共方法嗎?是謝先生的「返家」朝聖嗎?
    國際政經變化之快,中國所受的衝擊比台灣更大更深,無謂的政治意識對抗與國家真正的存亡之秋,在這節骨眼上的抉擇,可以是不必徘徊的,換個角度與想法來面對它,就是雙解套。
    整個分析下來,您還覺得謝的方案是優嗎?我認為在他跟蔡的接觸中已知自己的掌握不到重點,為何還是一定要做?還是他競選黨主席的重點?那就有他的政治考慮了,是為誰考慮那就要被深深檢驗了。

    回覆刪除
  2. 有人以謝的市政成績演繹出他國政能力的理所當然優秀,更有人就蔡英文的身段不夠草根與麻辣,推論成她國政能力的不足,很肯定的不如謝先生。well, 雖然這有些張飛打岳飛,但是發言的群眾誰支持誰或怎麼觀察市政國政,都是有些切入角度的,是情緒上的,意識形態的堅持,自己的經驗,理法的分析,輿論的影響等等,看在一個做過文本研究的人的眼裏,真是有趣。

    OK!看大家講成這樣,以我市政國政僚屬的有限經驗來看,像蘇我我與宋楚瑜是撒錢地方討好基層民代與鄉里的從政拉攏。以小型工程款與配合款拉攏地方關係。宋楚瑜時代,整個鄉間的產業道路網做的很密,一下子日常生計的路好走很多,大家沒想到的是,才兩三戶人家就拓寬道路道六米到八米的無必要。每十幾公尺一標路面材質忽水泥忽柏油的荒謬。鄉鎮市長,代表主席的威風大排氣量的加長首長車。一個原本負債不多的財政資源搞成負債大增,卻無真正的蛻變。蘇的臺北縣政亦同。這樣的行政成績是沒效率的金錢投資來的,其實是敗家型的首長。

    謝的脫胎換骨,其實不難,做與不做而已。愛河整治把污水截斷在縣區內,讓市區變美,有些為德不足。卻至少讓高雄人看到改變的可能,而願意繼續改變蛻化。其實,許添財整理出台南舊都城區,難度更高,文化的成就更大,再之前蔡仁堅整理新竹舊城門的廣場,就可以看出一個端倪。是個鼓舞。陳市長是改變了政府第一線公務對民眾的態度與工作流程。蔡市長的施政看到整理市容恢復大氣的可能。到了謝市長,再加上一些市政宏觀,創造南方奇蹟,怎不可能?他再奠基給陳菊市長也只不過是上一棒接下一棒。她也用了意志力整理出來很多東西那麼是誰比較厲害呢?

    我不知道一個任期不到一年的行政院長可以看出什麼操持國政的厲害身手?頂的住啊扁與其週邊干涉行政的那隻無形手?而是蔡英文在扁朝八年間,就她在崗位上的職權,阻擋了很多國政的錯誤傾斜。最被看到的是阻擋了賣兆豐給辜仲諒,之前謝跟他的副手堅持的夠嗎?自己先下台了啊。除了八年八百億的口號外,他在國政的各個領域內政,外交,財政經濟,社福教育等等,超凡入聖到無人可比?實際的政績主張在哪?

    一個超越性劃時代的陳水扁市長都做不好總統,一個撒錢做關係的蘇縣長能做?一個不到一年的行政院長是最厲害的,首先游院長就不服,有好多扁朝政績是他做出來的。而且他的宜蘭有比高雄差嗎?

    不講法理法哲學的視野,就實證來看。。。

    回覆刪除
  3. 很多人都說謝先生是繼李前總統之後,在政治上極深謀富超凡遠見的偉大政治先行者。我在這裡只說大家認為的先行者其實前面還是有別人的播種,謝先生的支持者不必氣極什麼。改善高雄的方法方法早就研擬出來在那裏等,只看哪位首長願意做,有那遠見做。謝有那個魄力沒錯,但沒那麼前無來者的的特別。而且就市政的施行看,前面的例子也讓他看到一個處女議題蛻變成功的可能性:就像是市政公務的革新,機車騎士帶安全帽,在陳水扁市長以前也是很不可能啊。不是嗎?重點不在褒誰貶誰。

    不少人對南部的研究很多,從反五輕開始,就有人用心於南部的蛻變與翻轉,住在天龍國居住的僚屬,並不比住南部的工作者少用心多少,所以也不是不住那裡就不能瞭解或掌握高雄的變化過程,不用割劃地域南北對壘。南部要收拾到謝可以接著收拾到一個成績,難道無人打底過(打底者不用是也不會是政治上的吳前市長)?台灣現在的氛圍,每個人都要做後面可以被看見的工作,之前奠基的呢,不太有人願意了,接受掌聲的人最勞苦厲害,那麼你去全部厲害就好了(不能只做可以收成的工作——割稻尾),何必要更埋首苦幹的先行者走的更前呢?這就是DDP三大律師世代天王天被詬病處,所以柯P要他們退場,意思在這。

    哎!就這樣。

    回覆刪除
  4. 不同的折衝技巧,不同的共舞藝術。不是一個音色可以唱出所有的角色詮釋,恰如其份也很重要。啊扁用處理選舉的政治手法用在對外關係,就是過動的起乩。對外有對外的專業,如當年的俄國外長謝瓦那茲,德國外長根舍。後來,謝瓦那茲回到他自己出身的喬治亞共和國當總統,卻搞不定國內的政治形勢。以色列的總理那坦雅胡用內政的手腕搞以阿關係,結果是更爲紛亂不已。DPP搞外交搞對中國關係,是內部事務的延長賽,,用的是挟外以安內,在外面講話給內部聽。沒有對外擴出,而是更向內縮。跟KMT的本質不同,他們擴的是利益圈的政經生計,他們的利益圈也包括了對方國的既有的政經寡頭圈。損的是台灣一般普羅的未來生計。所以大家同樂。要打破這樣對台灣普羅不利的結構,要提的是不損對手國的利益,甚至真正的增進對手國的實質政經利益的情況下,增進了台灣普羅的政經利益,受損的只是在台灣極不合理的政經結構下的金權勾結。國共的勾結其實早已實質損害了中國內部的政經利益。高峰的遊戲就要連表面漂亮都要快玩不下去了。

    要重新啓動新的溝通交流的模式,要重新找出一個實質角落培養一個新的交流基礎。漸漸的才能放下原來高張繃緊的姿態。手段手腕的高要沈下來從手段手腕的微處低處重新開始。。。

    回覆刪除
  5. DPP執政失敗的原因,也在不夠尊重行政事務的具體經驗。大原則大方向可以是對的,施行的入手方法也要確實能做才可。台灣的事務行政從上到基層,沒有半數也有三分之一,是極優的。不然以這樣的腐敗無節度的政商勾結,高層政治忙於為己牟利鬥爭的情況下,政府還能持續運作。要有一群十分精練的行政事務的操持者,把想法理念各種政策「實作」出來。與整個實作團隊對幹,自砍手腳,你做什麼做呢?就你最厲害,通通讓你做好了。事前打底不做事後施行不屑,需要根本變革的國家生存之基底怎可能成辦?

    回覆刪除
  6. 什麼是『無私』的承擔,你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能有不同的自己的成就或享福,卻寧願放下那些自己可以充分掌握的事,來做不為己利的工作,甚至還要犧牲自己的福利甚至自掏腰包,來得去得,難得捨得,這樣的承擔就是無私。這就是我們在從事幫助圖博文化傳承時,師父跟我說的挑選工作夥伴的態度與條件。若是這個工作成為你謀生的唯一工具,你的名聲一切都得仰賴這個工作才能存在,這樣就會有私己考慮的問題。
    我以前接觸德國政治,發現德國政治之所以可相對的『清明』,是因為從事政治的人都有一個非政治的行業可以維生。是來得去得的。

    回覆刪除
  7. 漢高祖身旁有蕭何,張良與韓信,各司其位所以打下江山。若是蕭何要去做韓信的事,領軍去打仗,漢軍的下場能怎樣?韓信不聽張良的勸,結果被蕭何計策下斷了魂。所以依才之所致,能就到那裡。不依才之所致,而勉強之,不但不能立德立功立言,反而確誤大事。

    成就大業要有天地人三合,這個世代是要打破舊規沒錯,但是破規的方法是要內斂沈穩從反觀自心的最深處出發。不是外發虛招的奇謀,不是私心計算的權謀可得的。再如何天縱大才,行止不夠沈穩,言語輕薄,或喜怒行色,都是思慮不夠所致。要強轉大旗,只能敗陣了。。。

    回覆刪除
  8. 二十年前就有DPP要員跟我們對談說,DPP的組織與動員體系都該裂解,台灣才有救,那時候問題就在那裡了。先放著。這些該被裂解的組織與動員體系裡,為什麼新潮流會成為那麼大的群體,正義聯線萎縮成扁系,福利國萎縮成謝系呢?扁系還有些上層組織(資深要員),在謝系沒有上層的存在,只有中層與下層?新系者除了玩政治,很多針對議題學有專精,深入扎根。扁系謝系絕多數是政治的『家醫科』,即政治輿論科呢?新系的組織有上中下,有多工專業,集體領導,舒不開還有長老部隊來拉高空間。福利國以前的資深成員呢(謝的平輩與長輩)?

    另外的指標是與人的往來,誰辦的活動誰來。組織的能容乃大從實際的行動人脈看起,要自成一軍不是不可以,那就要甘心當小眾不能去主流。一個只能推民代層次不能產生首長魅力人選的團體,就表示說他們跟其地域的多數交集不大,共振度不夠,如果你的堅持讓自己的共振度不夠的時候,就看你自己的選擇,要融入一個共振大的振幅中,當全部的部分;或安於小眾地位,振他自己能振的範圍去鎮出自己的旋律呢?這樣也不必為了強求不到更大的振幅而抑鬱煩惱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