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13, 2014

台灣的民主是拙劣的模仿嗎?恐怕是沒錯!

民主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從蔣經國猝逝,到李登輝的十二年掌政,到陳水扁的八年,到現在什麼都不行,全部政務衰竭的馬英九,台灣的文明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德國從帝制到囫囤的威瑪共和,到納粹第三國際的興起與敗亡,他們有徹底的檢討改進,並大力發展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與遊戲規則,發展成審議式的公民社會,所以柏林跟波昂可以只差一票定輸贏,即使辯得很兇,也十分嚴格的記名投票(用三個門走回會場的投票方式,誰走哪個門,全程轉播)事後波昂派有說什麼酸酸的話嗎?扯搬都的後腿嗎?沒有。因為那個決定是徹底翻滾過檢驗過的成果。

他們的徹底改進,有學術界的推波助燃,對人心底到底是怎麼想,在想什麼,為何害怕自由,做了傑出的研究,形成『法蘭克福學派』,成果呢?看看上幾波國際政經浪潮,德國跌下好多次,現在呢?復甦起來穩當強健,民主體制猶在。

社論:拙劣的模仿—台灣立報(原文連結在此)

『。。。法國學者艾爾梅(Guy Hermet)在出版導言中就提到:自二戰結束以來,「人們以為自由選舉和代議制政府一定會給地球上所有的人帶來幸福」,認為以妥協為基礎的多元政治原則,可以原封不動移植到任何國度,百分之百按照既定模式開展全球化民主,西方國家甚至認為有「干預的義務」,以加速民主進程。

「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實在令人深惡痛絕。」這是作者的感嘆。事實上,許多新興國家在西方壓力之下,對選舉和代議政體進行形式上的模仿,然則,依據艾爾梅的研究,「往往模仿本身就成為一種目的」,「拙劣的模仿」產生的是「令人生厭的面孔」,亦即以民主之名行寡頭壟斷之實。。。

。。。最近的烏克蘭事件,起因原是人民集結抗爭權力高層的貪瀆腐敗;該國在脫離蘇聯之後已歷經多次選舉和政權更迭,朝野的貪腐卻是無分軒輊。面對民主困局所帶來的危機,做為西方主流期刊的《經濟學人》也不得不在今年3月上旬以「民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做為封面主題。

「民主正處於艱難階段。獨裁者被趕下台以後,反對派大多無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甚至在那些業已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體制問題變得十分嚴重,社會上瀰漫著對政治的幻滅情緒。」這是《經濟學人》的提問,而這樣的提問,可以連繫到上述《民主再思考》導論中所提醒的:「幻滅會長期構成對民主體制的威脅。」

回頭來思考台灣的民主,誰敢說當前的社會不是瀰漫著對政治的幻滅情緒?只不過,太多人以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一味強調民主的「普世價值」,以致缺乏「再思考」的空間,甚至陷入「拙劣模仿」的境地而不自知。「民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至少也該有提問的能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